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简介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摘录于新华社文
《中宣部授予朱有勇“时代楷模”称号》
朱有勇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朱有勇
我出生在云南省一个边远的小乡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只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的号召,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但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知道,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一个人,更属于成千上万在脱贫攻坚战线默默拼搏奉献的科技工作者。
作为一个农民院士,为农民做点事,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就是我的初心。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响应党的号召,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这是我的使命。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我的本分。作为一个驻村科技扶贫的代表,我心里很清楚,科技扶贫不仅是我一个人在努力,现在取得的这些成果,是上百位院士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些年来,我们驻村扶贫的边疆村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茅草房、竹笆房变成了砖瓦房,泥巴路、毛毛路变成了水泥路,人畜混居、牛屎马粪的村寨变成了人畜分离、干净整洁、绿水青山的美丽山村,这些变化不是我和我的团队能够完成的,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是省市县乡各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他们才是真正的主力军。
我们科技扶贫的坚强后盾是中国工程院,工程院号召广大院士专家到农村去开展科技扶贫。其中,86岁的陈宗懋院士7次到普洱澜沧开展茶产业科技扶贫,罗锡文等11位院士5次到蒿枝坝村为院士专家技能培训班学员授课,邓秀新等59名院士10多次深入云南贫困地区开展柑橘、蔬菜、养殖等产业的科技扶贫。
在全国扶贫攻坚第一线,有成千上万的科技人员把他们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千家万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科技扶贫的实践,再次生动地证明,科技的力量是巨大的,科技工作者在脱贫攻坚中是大有可为的。
中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元昕
在和朱院士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终于渐渐明白了,为什么朱院士在工程院影响会那么大,为什么澜沧老百姓会那么敬重他?一个不忘初心,永远把农民的幸福当作自己幸福的人,农民无法不喜欢他不爱戴他。
为帮助群众正确掌握种植技术,朱院士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的优势,开办了免费的院士专家技能培训班,先后开设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茶叶、林木、畜禽养殖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1500多名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不仅自己脱贫了,还把技术教给身边群众,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他们不仅是致富带头人,也是在朱院士带领下向贫困宣战的战士。
为组织动员群众,朱院士换上迷彩服,主动融入拉祜族群众之中,学拉祜话,唱民族歌,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外面来的人经常认不出混在农民堆里的朱院士,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农民院士”。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黄惠川
我是朱有勇院士的学生,也是云南农业大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我有幸跟随他在科研道路上一路前行,见证了他矢志创新的科研匠心和筑梦育人的师者情怀。
2015年,年过花甲的朱老师主动请缨前往最贫困的地区澜沧县参加脱贫攻坚工作。很多同学都不理解,朱老师已经是院士了,不在学校好好上课、做实验、写文章,为什么非得跑这么远来吃这份苦,受这份罪?朱老师却耐心地开导大家说:“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的论文不能光写在纸上,还得写到大地上。”
2016年,团队研发的林下三七种植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购买这套核心技术,或者以技术股份的形式进行合作。可是,朱老师却决定将这套技术无偿授予当地的农户使用。
朱老师常说:“我们搞农业的,能够把我们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让科研成果在农民家里面开花结果,比拿多高的奖金、发多少文章都高兴。”
在跟朱老师共同决战脱贫攻坚的日子里,记不清跟随朱老师翻过多少座大山、走访过多少家农户。在一次次的走访中,我深刻体会到,农业科技人员肩负的社会责任,并真切地感受到了朱老师心心念念将自己农业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那份执着。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大塘子村村民李娜努
我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也成了科学家的学生。我学习的是林下三七的种植,每一个种植的环节,从除草、翻地到移栽、防虫,朱院士都是手把手地教我们。
过去,由于缺乏科学技术,寨子里祖祖辈辈都是靠传统种田,收入很低,大部分群众温饱都没法解决,要想日子好一点,只能出去打工。现在跟着朱院士通过种三七、种洋芋也能赚钱致富,吸引了很多的外地人赶来参观学习。在外打工的乡亲都回来了,冷清了多年的村寨,又热闹起来了,部分先富起来的乡亲,开起了农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我心里,朱院士就是我们整个村的恩人,是我们拉祜人的福星。乡亲们都发自内心感恩他,更是将他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朱院士还跟我说,自己种好不算好,带领更多的乡亲种好才是真的好。现在有空,我也经常到各地去指导乡亲们种三七,每当乡亲们问我是在什么地方学的技术时,我都会自豪地告诉他们:我是朱院士的学生。
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杨华
这么多年,在对朱院士的采访里,“农民”二字格外醒目、分量最重。他说:“大家都叫我农民院士,我心里很清楚,农民院士,农民在前,院士在后,我是农民的儿子,为农民服务,是我的本分。”在他的工作和生活里,他始终把“农民”放在了第一位。跟他聊天,开口是农民,闭口也是农民,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农民。
他说:“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农民需要什么、我就去研究什么,科技扶贫是我的本职,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这些年,我听到最多的是大家对他的交口称赞,感受最深的是群众对他的深深依恋,让我最感动的是他的一片赤子情怀。在60岁的年龄,他穿着一双胶鞋、一身迷彩服,走遍了澜沧的山山水水,踏遍了拉祜山寨的田间地头,搞调研、做培训、手把手指导农民种三七、种冬土豆,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和汗水洒在这片土地上。有一次要去林地里查看实验进展时,朱院士不小心崴伤了脚,大家都叫他歇一歇,朱院士摆摆手,在路边捡起一根木棍,拄着木棍坚持慢慢走向林地。在老乡动情的描述中,他的身影在我心里被长定格在了那片巍峨的山林之间。
(来源:光明日报)
朱有勇:用知识改变农民命运的院士
5天前,他还是一位在西南边疆拉祜族自治县村寨忙于种植冬季马铃薯的“农民”。5天后,11月29日,他在北京接受颁奖成为全国时代楷模。30多年来,他研发的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成为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近5年,他又在云南普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躬耕山野科技扶贫,让上千农民学会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等种植技能,带动了一批深度贫困中的拉祜族群众脱贫致富。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
跪在泥土里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在拉祜族村寨旁一片刚种植的马铃薯地里,张六均等三个拉祜族村民手杵着锄头站在地边,全神贯注地听一位老人说话。老人蹲在地上,手握着竹竿,一边用竹竿丈量地块,一边耐心地讲解马铃薯如何规范种植。老人蹲着累了,便很自然地右腿跪在泥土里,面带微笑反复解说示范。在一旁的云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何朝辉感动地用手机拍下了这珍贵的瞬间。这一幕发生在11月19日上午,地点在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小组。这位65岁的老人就是朱有勇院士。
2016年,朱有勇带领中国工程院的专家和云南农业大学创新团队,在澜沧竹塘乡蒿枝坝开展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当年平均每亩为农户增收3000至5000元,至2019年在全县已推广种植1万亩。朱有勇团队还应用林下三七科技成果,在澜沧示范种植7305亩,带动三七种植农户749户,每户平均增收2.5万余元。
穿迷彩服的田间“教书匠”
2015年,中国工程院对口帮扶澜沧县开展脱贫攻坚,开会商量由哪个院士来牵头这一重任。当时60岁的朱有勇毅然决然地说:“我最年轻,我来干!”
朱有勇带着团队来到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在村里建立科技小院,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5年来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基地示范推广种植冬季马铃薯等作物的过程中,他发现农村群众素质性贫困突出。于是他整合云南农大教师和澜沧职中教师团队,创办了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学员是来自全县各乡镇有脱贫致富愿望的农民,课堂就设在田间地头。从选良种栽种,到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从采收包装到产品推广,都由朱有勇等院士教授专家亲自授课。老师和学员一样,都穿着迷彩服。
“朱院士对农民和蔼可亲,没有架子,很多学员培训回家后,不仅自己种冬季马铃薯和林下三七,还带动全村群众一起种,一起增收脱贫。”竹塘乡乡长龚老五说。3年多来,澜沧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已开展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电子商务等培训班,培养了近千名致富带头人。
“我们是教书匠,没有钱,就把科技知识教给农民,教他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没什么了不起。”朱有勇淡淡一笑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比写在纸上更有价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开花结果,心里的欣慰,是发表论文无法比的!”朱有勇常说。
30多年来,朱有勇潜心钻研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等系列重大课题。研究成果以“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为题在《自然》杂志封面全文发表,成为新中国植保界在这个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他构建的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技术体系累计推广应用超过1000万亩,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推广应用超6000万亩,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减少农药使用50%以上,被认为是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他构建了冬季马铃薯优质高效技术体系,2008年以来累计推广1131.2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00多亿元。
朱有勇扶贫不为名。一个多星期前,正在澜沧各个村寨基地指导农民种植冬季马铃薯的他才得知被表彰为时代楷模。他依然平静地继续指导马铃薯种植,多方催促下,几天后他才不得不离开澜沧,前往北京领奖。
朱有勇扶贫也不为利。长期跟随朱有勇在澜沧扶贫的云南农大博士黄惠川讲了个故事,在澜沧开始推广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时,扶贫团队里起初有两种声音,有人认为研究林下三七花了10多年时间不容易,应该技术保密,通过技术转让盈利。但朱有勇坚持免费给老百姓使用技术,他说:“不能我们发财了,老百姓用不上。”
2011年12月,朱有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大特别奖励他200万元,他毅然决定把学校奖金作为原始基金成立云南农业大学“有勇奖学基金会”。2015年,他又将自己获得的“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200万元捐赠基金会,激励了更多师生学农爱农、服务三农。
(来源:光明日报)